世界快资讯:不幸的婚姻,往往从这一点开始的!揭开4种逃避行为背后的扎心真相
来源:婚姻与家庭杂志     时间:2023-06-28 01:13:42

文:贾方方

专家支持:张丽 朱身勇


(资料图片)

来源:婚姻与家庭杂志

无论妻子说什么,丈夫要么“嗯嗯啊啊”,要么一言不发;无论丈夫怎么说,妻子要么批评指责,要么顾左右而言他……

其实,这是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回避对方的情绪和感受,既不满足需求,也不解决问题,企图以此避免冲突,却不知矛盾越积越多。

婚姻中,有些逃避显而易见,一眼就能识破;有些则深藏不露,杀伤力却极大。

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逃避表现,不妨对照一下,你们家有没有这样一个“逃避侠”。

01

你是哪种“逃避侠”?

“逃避侠”一号 秘密武器:“嗯啊”

靓靓在公司受了一肚子气,又不好当着同事的面发作,只好回家跟老公张洋发牢骚。

谁知,他完全没有接收到这个信号,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“嗯”。

靓靓顿时觉得胸口发闷,忍不住大声质问:“你在听我说话吗?不问就不吱声,一问不是嗯就是啊,你什么意思啊?”

这一次,张洋倒是有了回应:“多大点事儿啊,不想干就辞职呗,有什么可说的。”说完,拿起手机就直奔书房了。

逃避表现:

擅用语言敷衍,如嗯、好、行;

对伴侣的情绪自动屏蔽,直接给出各种不靠谱的建议,如没必要小题大做等;

左耳朵进右耳朵出,听完就走人等。

“逃避侠”二号 秘密武器:躲

苏齐答应了和妻子明雅一起去新开业的馆子吃饭。结果,快下班时来了任务,苏齐不得不在公司加班。电话里给明雅解释时,两人还为此吵了一架。

晚上回到家苏齐才发现,明雅不在家。

他赶紧打电话,但她就是不接。担心她出事,他又发短信道歉,求原谅,依然没有回信。再继续打电话,那边干脆关机了。

这下可把苏齐吓坏了,辗转联系到明雅的好友才知道,吵完架后,她一个人去了宾馆。

还好,有惊无险。自从这次离家出走之后,苏齐就不敢多说话了,否则明雅一言不合就玩儿消失,万一真出点儿什么事,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。

逃避表现:

一言不合就躲进书房、亲友家等任何可以藏起来的地方;

切断一切被联系到的可能,如电话、微信、短信等。

“逃避侠”三号 秘密武器:推

每次聚会,闺蜜们都很羡慕陈子婷,因为她是所有姐妹中在家里最有发言权的人。

陈子婷心里清楚,表面上是自己说了算,实际上却是老公什么都不管。

小到锅碗瓢盆、水电费,大到房屋装修、孩子教育,郑明阳一概不管,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太忙了,没时间。”

事实上,郑明阳并没有那么忙,可他是真的不想参与任何家庭琐事。一想到要和妻子沟通很多鸡零狗碎的事,他就觉得头大。

意见不合时,更是无所适从。坚持自我,怕起冲突;听妻子的,自己不舒坦。

所以,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,郑明阳决定彻底放权,把什么事都推得一干二净,矛盾冲突自然也就没了。

然而,事实证明,这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。前不久,陈子婷终于忍无可忍,提出了离婚。

逃避表现:

推卸责任的借口有千万种,一切可以占用大把时间的事情都可以,比如工作、健身、社交、游戏等。

逃避侠四号 秘密武器:出轨

刚结婚时,李梦薇就很喜欢追在朱钱峰后面,问这管那。那时候,他觉得被人这么关心是一种莫大的幸福。

然而,让他始料未及的是,她问的越来越多,管的也越来越宽,恨不得要知道他一天24小时都在做什么。

如果他没接电话或者回短信晚了,她就会大发雷霆。妻子的控制欲压得朱钱峰喘不过气来,可他又觉得不敢对她说“不”,因为一旦说了,又要鸡犬不宁了。

至于离婚,他更是想都不敢想。因为他不想伤害她和孩子,更不想伤害老人,双方父母可是几十年的好朋友。

朱钱峰不知道自己能扛多久,直到遇见苏丽丽,他好像一下子解脱了。和李梦薇不同,苏丽丽从不主动联系他,而他需要她的时候,她又总能够适时地出现,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释放。

在朱钱峰看来,苏丽丽就像一个避风港,任由他倾诉着妻子的种种劣迹,躲避着家里的暴风骤雨。

在那之后,他突然觉得自己不那么害怕妻子了,每次一应付完她的大风大浪,他就会到苏丽丽那儿解压。

这一次也不例外,一挂掉妻子的电话,他就拨通了苏丽丽的手机:“她又夺命连环call了。算了,不说她了,发个定位过来,我去找你。”

逃避表现: 这个杀伤力极大,几乎是顶级技能了。

02

你为什么要逃避?

逃避的方式如此之多,那么,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不愿直面沟通和冲突呢?

毋庸置疑的是,逃避会给我们带来好处。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年代,遇见洪水猛兽时,找个地方躲起来远比直接冲突更容易活下来。虽然如今社会高度文明,科技快速发展,主动出击会让人获益更多,但是,来自基因的自我保护依然存在。

除此之外, 出生后的成长环境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。

首先,是父母的教育。

如果一个人经常遭到父母的指责和否定,极少有夸奖和表扬的正向回馈,很容易导致自卑、不自信,认为自己是不好的,是没有力量的。

带着这种无力感进入到亲密关系,有些人会希望通过控制、指责伴侣来提升自我的价值感,只有这样,他才能摆脱那种不舒服的感觉。

而有些人则因为力量太弱,害怕与伴侣发生冲突,一旦感觉到压力,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,换取关系的和谐。就像朱钱峰,妻子越是强势,他就越是不敢表达自我。

其次,是父母的相处模式。

当父母经常通过逃避的方式解决问题时,孩子会下意识地选择和父母一样的处理方式。 因为在他的经验里,没有学习到比逃避更好的解决方法。

对此,李志毅深有感触。

只要一吵架,爸爸就会躲进书房抽烟,妈妈就会在客厅生闷气,谁也不理谁。第二天,妈妈照常做好饭,叫爸爸去吃饭,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。

但实际上,妈妈心里有很大的怨气,经常和他抱怨。他曾暗暗发誓,长大后绝不会重蹈覆辙。可如今,他俨然成了爸爸的翻版,一言不合就躲到办公室。

他不知道该如何和妻子沟通,尤其是发生冲突的时候,更是一心想逃。他以为只要躲起来,一切都会好的。

可惜,妻子不是妈妈,他越是这样她越是生气,甚至闹到过公司。

还有就是夫妻间的不良互动。

沟通是相互的,一方的表达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的反应;同样的,一方的反应也会反过来影响另一方的表达。

如果双方都能够开诚不公地交流,沟通自然是顺畅的。但 如果一方很强势,喜欢指责和控制对方,那么,另一方就会感觉到被压迫。

如果没有力量进行反抗,就很容易陷入拒绝沟通的陷阱。既然说不过你,那就干脆不说了。

或者当对方伸出沟通的橄榄枝时,一方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冷淡回应,那么,再热烈的沟通欲望也会被浇灭。

不管是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关系互动的结果, 逃避背后最深层次的情感都是恐惧。

当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,伴侣就成了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。越是重要,越是看重。

我们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,害怕被否定;我们期待呈现出完美的形象,生怕有一点儿差错就会让对方不再喜欢我们。

而直面问题的沟通常常有不确定因素,也许会暴露自己的脆弱,干脆强势些;

也许会显现出自己的不足,躲起来更安全;

也许对方不想满足自己的需求,那会让自己很丢脸,还是不说的好;

也许双方意见不合,关系可能破裂,还是安全第一……

从本质上来讲,逃避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,可以暂时帮助我们避免冲突、逃离痛苦、维系关系等。

然而,人逃了,问题还在,而且会越积越多。这样的关系对两个人是极大的消耗,一旦爆发冲突,很可能就是关系的终结。

03

学会正面刚,不再一味地逃避

既然逃避只是短暂的麻痹剂,无法彻底根除问题,那么,就需要我们识别陷阱,学会正面刚。

虽然逃避的形式多种多样,但究其根本,逃避的核心主要有3点。

第一,不能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。

就像朱钱峰明明不喜欢妻子的控制,并因此感到很痛苦。但是,他不敢表达,不敢沟通,而是通过外遇的方式发泄。

第二,不能面对对方的情绪和感受。

靓靓向丈夫倾诉办公室的烦心事,并不是真的要他提出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案,而是希望他看到自己的委屈,哪怕只是一句“你受委屈了”,可能都会让她感到被理解了。

第三,不敢面对当下的环境。

郑明阳无法处理家里的事情,干脆把自己隔离了出去,完全置身事外,期待以此来解决问题。但实际上,家庭琐事一直都在,他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。

通过这3个核心,我们很容易识别出逃避的沟通模式。而想要打破这种模式,也要从这3个方面进行突破。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,对照这3个点,进行自我觉察和夫妻间的共同监督。

夫妻俩可以做一个约定,当想要逃避时,逃避那方需要自我觉察,看看自己当下的感受是什么,是害怕,是痛苦,还是其他;然后再看看自己在逃避什么,是对方的指责和否认,是现实的压力和困扰,或是其他。

当另一方意识到时,也可以做善意的提醒,并给予积极回应,比如对方害怕被控制,那么,就要有意识地放低自己的姿态,减少干预,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。

当然,这个方式实践起来会有一些难度。所以,可以求助专业的机构。

不过,每对夫妻面临的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,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给出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。

但万变不离其宗,这里列举一个真实的案例供大家参考。

妻子王晓玲提出离婚,理由是和丈夫苏荣奇难以沟通。

苏荣奇承认这个问题是真实存在的,但他并不认为非得离婚不可,希望妻子冷静处理。毕竟是很多年的夫妻了,又岂是说断就能断的。

最后,两个人达成一致,决定做心理辅导。

在咨询师的帮助下,他们发现了两个人之所以沟通困难,并非一开始就这样。

当初,苏荣奇还是很喜欢交流的。

但是,王晓玲有个习惯,喜欢指责人。只要一句话不对付了,她就会脱口而出:“这么小的事都搞不定,还能指望你做什么大事啊?”

“和人家老李比,你真的是要模样没模样,要钱财没钱财,我嫁给你啊,绝对是你修了八辈子的福。”

“你就不能争口气……”

一次两次,苏荣奇还觉得挺有道理,得改;次数多了,他就受不了了,也就不再回应她了。

咨询师问苏荣奇:“妻子指责你时,你是什么感受?”

他说:“很愤怒。”

“为什么会很愤怒呢?”

“她让我觉得自己很笨。”

“以前有什么经历让你有过同样的感觉吗?”

“和我妈在一起就总是有这种感觉。她不爱夸人,对我尤其严格,在她眼里,我浑身都是缺点,每天要是不说我两句,就感觉这一天过不去。”

很显然,苏荣奇把妻子当成了妈妈,一听到妻子的指责,他就会天然地想抗拒。不管她说的是对是错,他都不想听。

“当妻子做些什么的时候,你会不再感到愤怒?”

“恋爱的时候,她总夸我饭做得很好吃,我很开心,就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。”

咨询师问妻子:“当你指责丈夫时,你是什么感受?”

“感觉到了一种释放,觉得很多事做不好不是我导致的,而是他造成的。”

原来,王晓玲从小也是在父母的指责中长大的,自我价值感很低。

结婚后,她很害怕遭遇同样的经历,所以干脆把自己武装起来,事事都要表现得比丈夫更胜一筹,哪怕是没理也要占3分,这样对方就没办法来攻击自己了。

不难发现,双方都在试图通过逃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妻子以为只要自己强势些,丈夫就不会对自己有不满了。丈夫以为只要自己躲起来,妻子就会停止指责。

然而,事与愿违。丈夫不想和妻子有更多的交流,几乎全盘否定了她;妻子非但没有停下来,反而因为他的不回应又增加了一条指责的正当理由。

双方一直在躲,表面上风平浪静,但问题却一直在积压,最后以妻子提出离婚而大爆发。

当夫妻俩看到彼此的感受和情绪时,理解了对方,也理解了自己。

再遇到问题想要指责时或者想要逃跑时,就会意识到,这是逃避的沟通模式在影响自己。

逃避的那一方试着停下来,另一方的反应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。

事实上,在提出离婚那一刻,双方的无力感达到了顶峰,觉得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。

但实际上,恰恰是这样一个危机激发了他们。

双方一起来咨询,直面问题,修复婚姻,这就是很有力量的表现。接下来,咨询师继续带领他们寻找资源,比如之前是什么让彼此能够好好沟通,有哪些事情能够让自己感觉有力量等等。

在此基础上,改变看待和应对问题的方式,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言行。当妻子再否定丈夫时,丈夫可以将这种否定转化为需求。

比如妻子说:“今天怎么又睡这么晚?”

丈夫将其转化成需求就是:“你需要我陪着。”

妻子也要有意识地将指责的表达转化为需求的表达,换成:“老公,我想和你一起睡觉。”

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期间一定会有很多阻碍和反复,需要两个人不断地尝试和调整,逐渐建立起全新的具有建设性的沟通模式。

最后,王晓玲放弃了离婚的念头。

虽然两个人依旧会有小的摩擦,但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沟通模式进行交流了,有话可说,有求有应。

04

逃避,换来的只是一时的平静,留下的却是长久的波澜。

只有保持自我觉察,关注自己和伴侣,看到彼此的需求和感受,才能直面冲突和痛苦。

正面应对时,你才会发现比逃避更有效的处理方法,收获真正幸福的亲密关系。

本文摘自《婚姻与家庭》杂志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